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最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1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战国4公子”,亦称“战国4君”,是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战国4公子的故事。

为何“战国4君子”这么叫人尊重?由于他们都有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名。固然,放在那样的时期里,他们的礼贤下士、结交宾客都不是无偿的,也不是像《水浒传》里的柴进1样仅凭个人兴趣,而是有着政治国谋。

年龄战国,是1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候。不知道多少贵族失去了从前的封地、财富、社会地位,不能不4处谋生。由于从前贵族阶层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因而贵族出身、而失去贵族身份的人们,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换饭吃,就成了最便捷的途径。

怎样换饭?最容易取得高额利益的是去为国家统治者服务,做他们的政客、谋臣、智慧。孔子也曾热中此道,惋惜他的政治理想实在不合适争霸或吞并战争,得不到各国统治者的认可,只好杏坛讲学,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贩卖知识。


孔子以外,得到统治者认可的知识份子、可以统称为“士”的这些人,也不是每个都能马上与国君长谈3天3夜、立刻引为知己的。很多情况下,他们会进入“门客”的行列,等因而后备人材贮存库。

国君养门客,那些在政坛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家、王侯将相,也养门客。蔺相如本来是“宦者令谬贤”的门客,投资“奇货可居”而登上政坛的吕不韦,组织门客们编1部书,就成了传承千年的《吕氏年龄》。而“战国4公子”,就是以养门客而著名的政治达人。

孟尝君田文,是齐国的公子,在齐湣王时为相,后遭到叛乱连累,被迫出奔,在魏国做了几年国相,然后又回到齐国。齐襄王继位后,他呆在自己的封地薛,中立于诸侯。成语旁门左道、狡兔3窟,都和他的养士有关。

田文是自然死亡的。但是没有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死后诸子争立,大打出手。齐、魏共灭薛,绝嗣无后。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公子,赵惠文王弟。在他的侄子赵孝成王做国君时,秦围赵都邯郸。赵胜坚守3年,后率门客求救于楚、魏,击败秦军, 保全了赵国。和他有关的成语,最著名的是毛遂自荐

赵胜也是自然死亡。由于在保护邯郸战役中的巨大功劳,他的后人1直遭到赵国优待,直到赵国灭亡。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的公子,魏安釐王弟。他曾为支援赵国而背背国君的命令,斩杀不听自己命令的大将,加上门客3千,很受魏王忌恨。秦国火上浇油,使出反间计,昼夜遣使恭贺魏无忌取代魏王称王。魏无忌只好交权隐退,纵情酒色,没几年就死了。

当初叱咤风云、留下“窃符救赵”成语的信陵君,却死于酒色,真叫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最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人欷歔。

春申君黄歇,电视剧《芈月传》中女主人的初恋,也是“战国4公子”中唯逐一个非宗室出身的。他是楚国人。在楚顷襄王时,他护送陪伴太子完入质于秦。听说国君病重,他就用计使太子完乔装出关返楚。太子做了楚王,以他为令尹,1人之下万人之上。

已权倾1时了,黄歇还不满足,看到楚王无后,他就把自己怀孕的姬妾献给楚王——有研究者认为,秦始皇嬴政是吕不韦之子1事是虚构,就是移植了黄歇的故事。

楚王不介意“喜当爹”,封这个孩子为太子,孩子的母亲同样成了王后,而黄歇更加遭到宠幸。惋惜好景不长,王后的哥哥名叫李园,也很有政治野心,凭仗mm渐渐掌握了实权,和黄歇产生了竞争。

最后,黄歇被李园派伏兵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