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历史趣闻人气: 我来评论
鲁迅的轶事美谈盘点: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作家,鲁迅去世后被虚构了许多逸闻轶事,由于真假难辨,常常流传甚广无人知其真假。这些谣传假闻中较为出名的有《鲁迅理发的故事》,据考证实为嫁接清朝独逸窝退士编的《笑笑录》1书中的剃头故事。另外《鲁迅丢棉裤》,《密友告密帮助鲁迅避难》等皆已考证为假。另外一则鲁迅反对某书局“不支付标点和空格稿费”的轶事真假仍未有定论。关于真假考证的问题,详细资料可参看鲁迅研究专家所著论文。
成绩优良
鲁迅在矿路学堂时,学习成绩很突出,学堂总办钱德培曾夸他:“周树人真是博学。”当时,每次考试都有奖金的。国文每周1次,其他小考每个月—次,优者都赐与3等银质奖章。依章程:凡4个3等章准予换1个2等的,又几个2等的换1个头等的,又几个头等的换1个金的。而全班中,得到这类金领奖章的唯有鲁迅1个人。
帮助青年
鲁迅在广州时,1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忱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鲁迅很难堪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1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个月的薪水3410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1斑。
白红小象
林语堂曾在1篇文章中写鲁迅先生在中国的难能宝贵,誉之为“白象”。由于象多是灰色,遇到1只白的,就视为国家珍宝。许广平在与鲁迅分居两地互通书信时也经常称他为“小白象”,鲁迅在与之信中偶尔也用以自称。在儿子周海婴诞生后,鲁迅用来送予儿子称其为“小红象”,可谓“白象红象1父子”,鲁迅在哄孩子高兴时也常常自作小调“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红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丈夫的怜子温情可见1斑。
不重手稿
鲁迅对手稿的保存其实不在乎,常常乱丢手稿,有时还分发给来访的客人擦手,乃至当废品卖掉。1次作家萧红在上海拉都路买油条吃,无意当中却发现那张包油条的纸竟然是鲁迅翻译《死魂灵》的手稿纸,萧红大为吃惊并写信告知了鲁迅,鲁迅知道后却不以为希奇。萧红无奈只得把这1见闻照实地告知了许广平,许广平听后为此狠狠地批评了鲁迅1顿。
师生之情
日本留学期间,鲁迅与其老师藤野严9郎的朝夕相处,对其走上文坛产生太重要影响。藤野毕业于爱知县立医学校(今名古屋大学),在鲁迅入学前的两个月他才升格为教授。藤野说话时有故乡福井县的口音,鲁迅听着不习惯,却觉得亲切。决心弃医从文的鲁迅最后向藤野提出了退学申请。《藤野先生》就是鲁迅对仙台时期生活的回想。后来,藤野才知道曾的中国留学生周树人成了作家鲁迅,并将自己的故事写入了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