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意思是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是怎样想的,就知道自己的本性素质修养多高。我们普遍地认识尽10方世界的1切事物,凡是不住的,动摇的都属于客义,尘义,不可着持,妄图执着,执着就是业,不是善业就是恶业,再就是不善不恶业,业就是苦因,就是生死因。了解自己的心看透自己的本质。
佛法讲心,佛陀49年讲经说法,横说竖说,正说反说,其实就是讲的1个心。
要想摆脱,必须是从心里着手,而不是求之于外在。求之于外在,叫外求,称为外道。
外求想摆脱,就不可能。
现在许多修行人,都在求功德,求福报,求长寿等,都是外求,可以称为外道,于摆脱没有任何帮助。
只有内求1法,才是摆脱之道。内求,就是向内看。从心里求摆脱。就必须明心。
甚么是心(觉)?心是怎样模样?
明白了,叫明心。心,在心经里说得很清楚。5蕴皆空,甚么也没有,就是心里的状态。
达摩说无意,意思就是心是甚么都没有的。
认识到这个甚么也没有的心,就是明心。证入到甚么也没有的清静状态,就是见性。
众人痴迷,着在事物上,构成各种各样的心,比如爱恨情仇,比如喜怒哀乐等。因而认为自己有心,并为这些心所迷惑,沉溺在7情6欲的苦海当中。
开悟的人,明白了自己本来无意,自性清净不染尘埃。因而不在执着爱恨情仇,不在执着喜怒哀乐。知道1切本来没有,执着成相,似有实无。所以取得摆脱。
道德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切都是无中生有,有没有相生。无,才是根本。回到根本,叫归根复命,又叫返本归根。这在禅宗叫明心见性。
达摩祖师说:心为根本。
这个心,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没有生老病死,甚么也没有。用道德经的话说就是无,就是虚静、寂静。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即心就是佛,心外无佛。
因此佛(如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呢?
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想要明心见性,必须清空心内之物。心空了,才能成佛。
佛非修成,心无1物时,自己就是佛。
心无1物,人人清静自然,逍遥自在。人人本来就是心无1物,所以人人本来就是佛。不需要修而自是。
禅坐静观,觉知到有(念,身体,万物),觉知空(纯觉),觉知到念生于空,念灭于空。
湛愚老人 著
山顶洞人 批注
6祖开口只要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两“自”字妙极,乃直指也。人都在心性上拟议,便无着落。今人讲到心上便宽大了去,讲到性上便深远了去,将两“自”字置而不问,孤负6祖最亲切之言。我今为天下说明,心性两字皆是虚妄,唯有此我,才为真实。我之光明自但是能普照万物万境,故名之曰心。我本无相,没必要入定,而随动随静,自然深彻、渊穆而不可见,故名之曰性。
圣与凡、佛与众生同具此体,盖同有1我故,无往而不同也。只要识得见得此心、此性即此我也,才可以谓之本心、本性。若离我而言心性者,皆无本之论,尽属荒唐。故6祖谆谆指出两“自”字,作甚而不1思之耶。6祖于5祖言下大彻,遂对5祖曰:“1切万法,不离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5祖知其悟本性,谓之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遂传衣法。试看6祖因大彻,遂将“自”字1路说来,真是天花乱坠。千古以来,使人读之无不悟我成佛。使非大彻,安能将“自”字说得如此畅快?可见大彻全凭此我,可见能悟此我即是全提。稍有拟议,即成渗漏,安能大彻去?果能悟得此我,即是丈夫、天人师、佛。而诸方犹自不信,真可哀也。
祖与惠明曰:“汝既为法来,可屏息诸缘,勿生1念,吾为汝说。”要知诸缘不息,亦是我,然此乃生灭之我,非真我也。令其勿生1念,则不生不灭之真我显矣。因其很久,遂直示之曰:“不思善,不思恶。”于此无念之时,即你不生不灭之真我也,有何难哉?所以惠明言下便悟。盖6祖于此我分明,故示人亦分明。不似后人拖泥带水,或隐或显,令学人捉摸不定。
果能悟此不生不灭之我,又何妨寄于有生有灭之念,任我纵横自在去。问曰:“何谓不生不灭?”曰:生灭属念,非我有生灭也。当念生时我若随念而生,则念灭时亦当随念而灭。或生或灭,或灭或生,有时同死,有时同活。活者能起而立,死者便倒而卧。审如是,则满途满座,起立倒卧者不可胜计,成何说话?要知此我乃是1个亘古永生之珍宝,他极安静,他极虚灵。念生时他知其生,念灭时他知其灭。念虽有千生千灭,想尽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不过是此我眼前1点浮云,干我甚事?故名之曰涅槃妙心,哪知涅槃即是人人之我,1指出便得,何须向外寻求,舍近趋远,以自误耶?
两僧执风动幡动,6祖破其执曰:心动。古今论此公案,都是蒙混,未见有1说归宗。试问可是明明幡动?曰是。可是明明风吹幡动?曰是。两僧各执1动以为是。此生死轮转所以致今不已也。天下何物非心,何心非物。都是物动,都是心动。都是心动,都是物动。故6祖以心动破之,则是非泯而所执解矣。人欲求佛真宗,当此3动当中得1千古不动之妙理,则知动者自动,不动者自不动,非1非2,非2非1,才是缘起无生之义。此则公案,自6祖后,论者甚多。皆未知痛痒,总是于此我未能大彻,故出语不能不自瞒也。
意识心(识心)就是6根触境产生的6尘构成的感知。浅显的说,就是人靠感官认识的1切积累起的妄心、分别心、执着心。这个心造了1切假相,阻碍你看清真实相。本心(本性)是离1切尘、离1切相的正知正觉。浅显的说,就是离开6根,没有6尘的感知。意识心是有依托建立起来的,离境无自性;本心是自有的,本心就是自性,清净圆觉,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无生无灭。仅是交换,有待自悟。
1级识本心:
·物理防御+300
·法术防御+300
·火抗+10
·气血上限+1200
·本身遭到的物理伤害⑹%
2级识本心:
·物理防御+400
·法术防御+400
·火抗+12
·气血上限+2000
·本身遭到的物理伤害⑺%
3级识本心:
·物理防御+550
·法术防御+550
·火抗+15
·气血上限+3000
·本身遭到的物理伤害⑻%
4级识本心:
·物理防御+800
·法术防御+800
·火抗+18
·气血上限+6000
·本身遭到的物理伤害⑼%
5级识本心:
·物理防御+1200
·法术防御+1200
·火抗+25
·气血上限+8000
·本身遭到的物理伤害⑴0%
望采用~
识本心属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浏览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识本心属性、识本心属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