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

  植物号 2023-07-25

青蒿

青蒿

  基本信息WBp植物号

  学名 Artemisia carvifoliaWBp植物号

  别名 草蒿[ 神农本草经(部分)],廪蒿(日本植物图鉴),茵陈蒿(汉英韻府),邪蒿(救荒本草、野菜博录),香蒿(俗称),苹蒿(吉林),黑蒿(山东),白染艮(福建)WBp植物号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WBp植物号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WBp植物号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WBp植物号

  桔梗目 CampanulalesWBp植物号

  菊科 CompositaeWBp植物号

  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WBp植物号

  春黄菊族 AnthemideaeWBp植物号

  菊亚族 ChrysantheminaeWBp植物号

  蒿属 ArtemisiaWBp植物号

  蒿亚属 Subgen. ArtiemisiaWBp植物号

  艾蒿组 Sect. AbrotanumWBp植物号

  黄花蒿系 Ser. Annuae (Rydb.) Poljak.WBp植物号

WBp植物号

  青蒿(原变种)WBp植物号

  形态特征WBp植物号

  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主根单一,垂直,侧根少。茎单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叶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有长叶柄,花期叶凋谢;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每侧有裂片4-6枚,裂片长圆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或为细小、略呈线状披针形的小裂片,先端锐尖,两侧常有1-3枚小裂齿或无裂齿,中轴与裂片羽轴常有小锯齿,叶柄长0.5-1厘米,基部有小形半抱茎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无柄。头状花序半球形或近半球形,直径3.5-4毫米,具短梗,下垂,基部有线形的小苞叶,在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中等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狭小,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背面绿色,无毛,有细小白点,边缘宽膜质,中层总苞片稍大,宽卵形或长卵形,边宽膜质,内层总苞片半膜质或膜质,顶端圆;花序托球形;花淡黄色;雌花10-20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伸出花冠管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30-40朵,孕育或中间若干朵不孕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上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与花冠等长或略长于花冠,顶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瘦果长圆形至椭圆形。花果期6-9月。WBp植物号

WBp植物号

  产地分布WBp植物号

  产吉林、辽宁、河北(南部)、陕西(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云南等省区;常星散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路旁等,也见于滨海地区。朝鲜、日本、越南(北部)、缅甸、印度(北部)及尼泊尔等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脉东南部地区。WBp植物号

WBp植物号

  本种提示WBp植物号

  作者检查了本种模式及副模式标本 (J. D. H.et T. T. 3299/409,存英国邱园植物标本馆及印度国立植物标本馆; C. B. Clarke 38067,4650, Wallich 409a, T. T.,存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标本馆),并比较原A. apiacea Hance的模式标本(Hance 10157,Type!采自上海,存北京植物研究所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标本馆),发现二者体态、叶、头状花序等特征无异,故后者为晚出异名,应予以归并。WBp植物号

WBp植物号

  用途WBp植物号

  含挥发油,也含艾蒿碱 (abrotanine, C21H22N2O)及苦味素等。入药,但非中药“青蒿”之正品。据报道,本种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但本种不含“青蒿素”,无抗疟作用。《本草纲目》等古本草书记述的“青蒿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可能是本种;《救荒本草》与《野菜博录》所载“邪蒿”亦为本种。WBp植物号

WBp植物号

  大头青蒿(变种)WBp植物号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头状花序较大,直径4.5-7毫米,在分枝上排成总状花序状,总苞片开花后成放射状开张,花易于脱落;叶的侧裂片近于楔形。WBp植物号

  产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昆明)。WBp植物号

打赏
海报
相关文章
你觉得文章内容怎么样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返回顶部小火箭